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5月, 2017的文章

電影筆記: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

圖片
台灣觀眾一看《尼羅河女兒》這五個字,第一個想到的應該不是侯孝賢的電影,而是日本漫畫家細川智榮子的作品。這套漫畫讓許多人在少男少女時期,是一個可以暫時脫離殘酷社會的避風港,可以得到喘息。侯孝賢的這部電影就是這樣的,他並沒有完完全全的想要將這部漫畫改編成電影版本,而是讓這部漫畫成為台灣經濟開始發展,農業社會轉變進入工業、商業社會中,一顆顆躁動青春的心在嚴肅社會氣氛當中,可以躲藏起來的地方。 楊林所飾演的曉陽是一位夜校高中生,白天在美式速食店打工,還要照顧讀小學妹妹與年邁的阿公。曉陽所生長的家庭是一個族群融合的家庭,他的父親是外省人,在中部做警察,時常不在家,媽媽本省人,媽媽戲份不多,只是臥病在床,從李天祿飾演的阿公全程操台語應該是可以猜測的到。即使是不同族群所組合而成的家庭,有一個共通性就是愛從不說出口,不想說,不願說,只能從某些小細節看出這些家庭成員是相愛的。 電影一開始,是楊林 ( 曉陽 ) 的特寫鏡頭,他說著自己的哥哥,哥哥是小偷,半夜出門上班,在曉陽國三的時候,哥哥帶回來一台紅色的 Walkman ,拿給了她。 Walkman 是當時的最新產品,很貴,曉陽收下來了,她知道這是哥哥偷來的,她收下來,她大概知道哥哥把好的東西留給她。接下來,曉陽看著哥哥替病重的母親打針。這個藥的來源是合法還是非法的,沒有人知道,曉陽與哥哥只知道媽媽很痛,哥哥想要暫時解除媽媽痛苦。 曉陽的哥哥是小偷,但是爸爸卻是警察。哥哥與朋友開了餐廳,是星期五餐廳,是男侍陪女客的那種餐廳,爸爸問哥哥是否開了餐廳,哥哥說是,只是普通的餐廳,其實爸爸都知道,一方面是從別的地方得知自己孩子所作所為的面子掛不住,一方面也是擔心自己的孩子會惹禍上身,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拳腳相向來表達。 我喜歡這部電影精準的捕捉社會的氣息,還有青春對於現實的無可奈何。有一個畫面,鏡頭由下往上的拍著樹梢,有陽光從樹梢灑下,鏡頭圓弧形的移動,靜逸跟流動都在一個鏡頭裡。 青春只會一直消失,朋友也是。過去談得來的朋友,終究會有離開的一天,談不來的也都消失在時間之河裡了。總之,愛與生老病死在這部電影裡都有了。經典電影如這部,會繼續流傳於世的。 ...... 尼羅河女兒 Daughter of the Nile 1987│ 台灣出品│國語、台語發音│ Color│9

電影筆記:鐘路街的奇蹟/ Miracle on Jongno Street

圖片
韓國紀錄片《鐘路街的奇蹟》(Miracle on Jongno Street)紀錄了四位導演在韓國首爾的同志區所認識的朋友,卻沒有韓國戲劇或電影中人物般的光鮮亮麗,多得是平凡人的一面,只是愛的是自己相同性別的人而已。 這部紀錄片的第一個畫面是導演自己在嬰兒時期的照片,接著孩童時期,一路成長的畫面,導演的幼時生活與許多人無異,都有父母與手足,然而卻對長得好看的男生心動,一直到30歲才在首爾的鐘路區樂園洞找到與自己一樣的人,因此他拿起了攝影機拍攝了四位在這裡認識的朋友。 導演拿出自己幼時的照片作為這整部紀錄片的開場,暗示著異性戀家庭,也就是一般家庭,一般的教育方式是有可能教育出同性戀的孩子。這並不是什麼教育或生活中出現了什麼過錯,同性戀的孩子還是會出現,因此唯一可以解釋的就是同性戀是天生的,後天培養不來,更沒有所謂的「一試成主顧」這樣的謬論。 李鉉尚所記錄的第一位也是一位導演,這位導演名叫蘇俊文,拍攝過幾部非主流的同志短片,他所遭遇到的問題是同性戀者的世界並不為異性戀者所了解,而異性戀者似乎也不願意去了解。他有一部短片描述一對分手的男同志情侶在年老之後重逢的故事,但是蘇俊文必須說服這兩位男演員這是一個跟兄弟情誼有關的故事才得已順利拍攝。另一部短片則是要說服兩位男演員拍攝面對面做愛的床戲,可是男演員不能理解,男同性戀者是可以面對面做愛的;在男演員的理解上,男同性戀是以背後抽插方式做愛,導演自己的親身經驗也無法說服男演員,導演只好投降,拍攝了男演員們可以理解體位做愛戲。蘇俊文在持續創作的過程當中也面臨過瓶頸,無論是創作上或是工作中的人際關係上。他在這個段落的尾端為自己新電影勘景,他看上了一間老戲院,過去曾經是男同性戀者唯一可以尋求慰藉,唯一可以鬆一口氣,自在呼吸的一個地方。 除了這一位之外,他還將鏡頭投向了社會工作者,為粉紅同志從事社會運動的張秉權。他一開始重是勞工運動,然後要讓韓國社會看見同志。他說許多人說自己的身邊沒有同性戀的朋友,是因為社會保守氛圍之下,同性戀者也不敢輕易的出櫃,以免在這個社會上被白眼。 第三段紀錄了一位從鄉下來到都市打拼的義大利麵餐館的老闆崔英秀,他在鐘路區找到自己大口呼吸的理由,加入了清一色男同性戀者的合唱團。他在鏡頭前不時與團員打鬧,相處起來也非常開心,但是心裡還有遺憾,還無法讓家裡的人接受他。當他回到故鄉表演,找來過

電影筆記:我的女兒卡琳卡/ Au nom de ma fille

圖片
《我的女兒卡琳卡 》(Au nom de ma fille)的序場是三位穿著皮衣勁裝的男子穿過飯店的門廊,進入了一間房間內搜索,只見到一位白髮蒼蒼的老人獨自在房間裡,房間內還有為二十萬的歐元紙鈔。老人問:「我做了什麼?」其中一位回答:「你自己心裡有數。」接著一位女性檢察官或警察說:「個人動用私刑在法律上是不被允許的。」這部電影有一個好萊塢、動作片式的開場,但是這部電影不是如此,也不願意走向這樣的路,畢竟法國電影有法國電影藝術上的樣貌。這其實是一個以時間換取正義,類似愚公移山,明知不可為而硬要為之,即便賭上青春、愛情,甚至於僅有的親情,也要追根究柢,討回公道的故事。 丹尼爾‧奧圖(Daniel Auteuil)所飾演一位企業主的老闆安狄,與自己的家人住在摩洛哥,但是妻子Dany卻與子女同學家長迪特有染,安狄與Dany終於離婚。安狄的妻子變成了前妻,然後成為了迪特的現任妻子。安狄與Dany離異八年之後,已經是亭亭玉立少女的卡琳卡與弟弟到Dany與迪特位於德國的家度假,卻在某個晚上暴斃;安狄對於卡琳卡的驟逝充滿疑問,又看不懂以德文撰寫的驗屍報告,找人翻譯驗屍報告之後赫然發現女兒的死因並不單純,所以他決定開棺驗屍,發現女兒的性器官已經被切除,證據憑空消失了。 安狄為了替女兒討回公道,指控迪特強暴並且殺害他的女兒,打官司,訴諸媒體,法國法院判迪特有罪,可是無法執行,因為迪特並不在法國境內,迪特的所在的德國又不願意引渡,整起事件演變成為跨國案件。整起事件完整落幕,安狄整整花了三十年的時間,讓迪特得到應該得到的逞罰。 三十年是相當長的時間,安狄要做到什麼地步才願意放手呢?這部電影複雜與細緻之處不在劇情,也不在推理,或者是法院的攻防,是幾位主要及次要角色的心理狀態與動機。安狄的女人被醫生迪特所搶,而女兒也被迪特沾汙與謀殺,一定恨之入骨,除了追尋女兒死亡的真相之外,發現還有其他女孩遭受迪特侵害,安狄不甘心是一回事,持續的追查之下,某些女孩也許有得救的機會。安狄在Dany之後有一位親密的伴侶,安狄專心打官司,忘記了燈火闌珊處還有個人等他。女人青春有限,自己可以生兒育女的時間已經慢慢流逝,無法等待安狄將目光轉向自己身上,只好選擇離開。 Dany因為新鮮感與性愛所帶來的刺激選擇離開安狄,面對前夫緊追不捨追查女兒的死因,指控現在的丈夫迪特強暴及謀殺自己的女兒,心情是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