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月, 2017的文章

電影筆記:巴黎走音天后/ Marguerite

圖片
法國電影《巴黎走音天后》 (Marguerite) 取材自在音樂界赫赫有名的有錢女人,真實存在過的人物,她愛唱歌,五音不全卻想開演唱會,還想要出唱片的故事。這部電影與英國導演史蒂芬‧佛瑞爾斯 (Stephen Frears) 執導,梅莉史翠普 (Meryl Streep) 主演的英美版《走音天后》 (Florence Foster Jenkins) 有同樣的取材。法國版先出,入圍 2015 年坎城影展正式競賽單元,英美版後出,兩個版本有著完全不同的風格。法國版由札維耶‧賈諾利 (Xavier Giannoli) 執導,將劇中人物所身處的時代設定在 1920 年代,在導演的認知當中,那是藝術表現以及人民自由意識最為美好的年代。 電影的一開始,瑪格莉特在自家沙龍舉行歌唱表演會,瑪格莉特尚未上場表演,表演區域已經有一群美聲歌手在樂隊的伴奏下演唱一首又一首的動人歌曲;接著鏡頭對準了一位剛從音樂學校畢業的年輕女歌手 Hazel ,她從車站走到瑪格莉特的豪宅,因路遠而遲到,黑人管家引她到豪宅內準備,透過了她的眼睛,我們得以看見瑪格莉特的生活,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排場。 瑪格莉特的生活也不是一般人想見識就能夠見識到的,一名記者混進瑪格莉特沙龍歌唱表演會的現場,想一睹「走音天后」的廬山真面目,也想聽聽看她的歌聲到底可以有多恐怖。與記者混進沙龍的友人是一位憤青,從事左派、與勞工權益相關的前衛藝術活動,這個時候的他不像是來顛覆有錢人的盛會,反倒像是來騙吃騙喝的。 記者與前衛藝術家在這部電影裡都具有關鍵性的地位。記者像是一座橋樑,連結了瑪格莉特所處的上流社會以及一般老百姓所身處的現實世界;前衛藝術家則是直接將瑪格莉特送上勞工革命的舞台,變成了一種象徵,以上流社會激怒了上流社會,權貴人士怒罵,勞工痛毆代表權力的警務人員,全部混戰在一起,前衛藝術家開懷大笑,得意著自己的創作。這些滋事份子當然被警察抓,瑪格莉特被丈夫保釋,丈夫怒不可抑。瑪格莉特的真與善這個時候似乎成為了被利用的東西,就像瑪格莉特的丈夫利用瑪格莉特的錢做生意一樣,然而卻因為這一次的事件,戳破瑪格莉特有錢朋友的虛假面具,原來那些人也是因為瑪格莉特的錢而願意忍受瑪格莉特的歌喉。 深宮怨婦如瑪格莉特突然發現在人前唱歌是開心的,即便他們只是在台下叫囂,所以她決定要開個人演唱會。瑪格莉特雖

電影筆記:我的蛋男情人/ My Egg Boy

圖片
曾經兩度奪得台灣電視金鐘獎最佳戲劇節目女主角獎的林依晨,大概是現在放眼華語世界「初老」女性的最佳代言人。林依晨將自己在電視劇《我可能不會愛你》當中,面對自己身體與精神的初老症狀,還有渴望婚姻的心理狀態的一種女性形象成功的複製到大銀幕上。我記得先前看過林依晨主演的中國電影《追婚日記》,她在片中飾演事業成功的女性杜拉拉,有一個很帥的男朋友,但是男朋友還想多多為自己的夢想努力,想多看看這個世界,沒有將婚姻視為生命中的選項,杜拉拉在事業上還在打拼,工作上面臨更年輕的女性下屬進逼,私人生活也被更年輕的身體所威脅,但是這還都是屬於心理上的,身體上的威脅是自己逐漸老化的身體已經越來越不適合孕育下一代了。 傅天余執導的《我的蛋男情人》 (My Egg Boy) 當中的女主角曾梅寶 ( 林依晨飾演 ) 所遭遇的情況與《追婚日記》如出一轍,都是女性非常想結婚生子,而男性或渴望自由,或難言之隱而不願意走進婚姻。這個世界女性所追求的女男平等,似乎在生理結構上就注定不平等了 ! 男性可以以時間換取空間,生活上的空間或者是經濟上的,女性所面臨到的時間壓力真的不是男性可以理解跟體會的。 所以在這部電影裡「冷凍」成為了現代女性、男性與家庭生活的救贖。當一個人沒有時間餐餐為孩子準備餐點,可以先將餐點烹調好放在冰箱裡,孩子用餐時間到了拿出來加熱就可以吃了;尚有生育能力的青年男女可以透過冷凍技術將精子、卵子冷凍起來,保鮮,等到需要用的時候便可以拿出來使用。 我喜歡這電影藉由冷凍食品傳達母親對女兒的愛。我也喜歡這部電影不時流露出的幽默感。電影當中,林依晨的卵子由一位男演員飾演,還有另一位女演員扮演精子,可以讓人看見導演想要打破性別上刻板印象的企圖。知名導演、演員吳念真扮演一個被冷凍很久的老卵子,成熟穩重,也沒有年輕精子、卵子的活力,老卵子保鮮期限快到了,對著年輕的,期待被出生的卵子傳達隨遇而安的人生哲理。看著吳念真的表演,覺得逗趣,卻又開始思考他所說的哲理,或許隨遇而安才能讓人真正的感受到幸福吧 ! 看到這裡,曾梅寶結不結婚似乎可以不用這麼強求,因為沒有一件事情是永恆的,愛情不是永恆,生命不是,更不要說冷凍食品了。 這部電影有 BUG ,例如醫院的警衛系統,又或者醫生是否有權力替病患決定某些事情等等的細節讓人出戲,好在電影結尾前的幾段親情戲、感情戲的渲染力,讓人稍稍忽視上述幾

電影筆記:百日紅/ Miss Hokusai

圖片
日本動畫電影《百日紅》 (Miss Hokusai) 是改編自日本女漫畫家兼江戶風俗研究家杉浦日向子的同名漫畫。這一套漫畫 1987 年問世,一共出了三集。江戶是日本東京的舊稱,當時統治日本的德川氏以這裡做為居所,並將幕府設置於此,江戶就成為了實質統治日本的政治與經濟的中心。這套漫畫主要聚焦在當時非常著名的畫家葛飾北齋與他的女兒阿榮身上,描繪了當時的社會場景、社會氣氛,還有庶民生活的一切,甚至還融合了江戶時代的鄉野傳奇,確實是值得改編成為動畫長片的漫畫作品。 單單就動畫而言,這部動畫是有趣的,然後以動畫長片而言,需要再進行不同篇章的整合,讓不同篇章所描繪的不同內容融合得更加精緻。這部動畫長片劇情累積到了一定高度,就沒有了,又再進行了另一個篇章,又出現了另一個主題了,而所醞釀、鋪陳的關鍵也就流失,沒有餘韻。例如阿榮喜歡看別人家失火的場面,只要一知道家附近哪裡有失火,即便半夜也會爬起來跑到失火的人家附近圍觀。江戶時代的消防員如何滅火,我們透過了阿榮的視角確實嘆為觀止,卻也僅止於此,其他人問起阿榮,阿榮也只是輕描淡寫的說:「就跟你好女色一樣 ! 」與後續的發展大概只有女色,沒有貫穿前後內容的功能,也沒有成功的建立阿榮的性格。 然而我不討厭這部動畫長片,或許是因為背景設定在德川幕府的江戶時代吧 ! 葛飾北齋是世界知名的日本浮世繪畫家,一直活到了 89 歲。這部動畫長片的一開始,有一個女性的身影走在江戶的大街上,她走上了橫跨河流的大橋,她就是阿榮。阿榮很快的介紹了自己的父親,可以在空地上撲滿紙的地上畫上巨大的達摩像,也可以在小米上做畫,畫出兩隻小鳥。阿榮也是畫家,跟著父親住在一起,不煮飯也不打掃,房子堆滿雜物之後就搬家。葛飾北齋在當時已經有名氣了,畫不完的東西由未出嫁女兒阿榮代畫,包含春宮圖在內。 在這部動畫長片裡,葛飾北齋是一位成功的畫家,但不是一位成功的丈夫與父親。葛飾北齋曾經說:「我七十歲之前畫過的東西都不怎麼樣,也不值得一題。不過我想我還得持續的努力,才能夠在一百歲的時候畫出了不起的東西。」這句話讓人理解葛飾北齋對於藝術的專注與執著。阿榮有一位盲眼,體弱多病的妹妹阿猶,被送到寺廟裡學習琵琶,但是葛飾北齋卻極少探望阿猶,讓阿猶以為父親不愛她。不善於用言語表達情感的葛飾北齋一直到阿猶久病,才以手掌溫暖阿猶的臉龐

電影筆記:健忘村/ The Village of No Return

圖片
陳玉勳導演的電影作品不算多,算來《健忘村》是他的第五部執導的電影長片。陳玉勳在 1994 年執導的電影《熱帶魚》,在我的心中占有相當程度的地位。《熱帶魚》是一部台灣電影,講的昰一個帶著黑色幽默的台灣本土故事。電影裡講到聯考,提到綁架,還有純樸的鄉間,一切的一切都像是與觀看者站在一起,電影裡說的故事好像就是觀看者的故事一樣,試問 1980 年代以前的台灣學生誰沒有受過聯考與填鴨式教育的荼毒 ? 當時,不願意或者是被認為能力不足,無法走讀書、升學考試這一條路的學生,是會被人看不起的,而在聯考的荼毒之下,當時作為學生的我們 / 他們,無論學業表現如何,誰沒有想要擺脫這樣的社會框架 ? 也難怪這部電影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 我在看這部電影之前,我一直以為《健忘村》是短片《海馬洗頭》的延伸,一方面或許是因為《海馬洗頭》實在是太有趣了,另一方面這一長一短的兩部影像作品的主要命題都是「記憶」,而且都有「消除記憶」或「忘卻煩惱」這類的情結,所以也就很自然的連結在一起。李烈在《海馬洗頭》飾演一位美麗的女士,穿著體面的走到一個暗巷老舊公寓中名叫「海馬洗頭」的地方,透過洗頭師 ( 柯一正飾演 ) 巧手洗去腦子中不愉快的記憶,留下美好的。這部短片之所以叫做《海馬洗頭》是因為人類的腦子裡一個稱之為「海馬迴」的地方正是負責人類記憶的部份。看到了《健忘村》之後,發現這兩個片子完全沒有關係,看來我之前是低估了《健忘村》這部電影,也低估陳玉勳導演的企圖心了。 《健忘村》的背景設定在清末明初的一個貧窮的小村落,這個小村落據說是一個風水寶地,一位有錢人石剝皮想要占據這塊地做為墓地,希望因為祖墳風水讓自己有朝一日可以做皇帝,因此石剝皮打算派殺手一片雲以及他的團隊殺進村落,同時還安插村落裡的人當內奸;村落裡的人相信火車會經過自己的村子,帶來人潮,人潮來了村落裡的人就會有錢賺,大家就可以富有起來,大家滿心期待火車的到來,但是火車還沒有來,先來了一個自稱「天紅真人」的外來客,聲稱有一個可以使人忘記憂愁的寶器,可以解除村民的煩惱,村民會相信他嗎 ? 《健忘村》背景的設定相當令人玩味,時代設定在清末民初,國民革命成功,讓人感覺全新的時代開始了,可是人的腦袋卻還停留在過去封建的時代。國民革命,推翻滿清,為了是要建立一個以民為主的國家,石剝皮為了自己要當皇帝,卻打算先把村民趕走,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