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4月, 2017的文章

電影筆記:甜蜜蜜/ 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

圖片
1996年在香港、台灣上映的《甜蜜蜜》(Comrades,Almost a Love Story)我一共看了三次。第一次看的時候讚嘆張曼玉光芒萬丈,幾近完美的演出;第二次看,對於曾志偉沒能以這部電影獲得第34屆金馬獎最佳男配角感到惋惜。近日看了第三次,突然發現黎明演的不差,只怪張曼玉太強了。此外,突然看見了陳可辛導演除了女主角張曼玉之外,也對電影中其他來自不同地方的女性角色努力型塑,呈現不同的風情與樣貌。 許多的香港導演都身懷絕技,寫劇本,或客串表演,或對友人執導的電影作品提供意見,擔任出品或是監製的工作,總之因為愛電影,總是願意做很多的事情。這樣也不算不務正業,反正都是從事電影相關的產業。有時或許會了生存跟風拍片,有時選擇自己喜歡的東西來做,在不同時期對不同的事情產生興趣,因此香港導演時常不只拍攝一種電影類型,而是在不同的電影類型中遊走,徐克、杜琪峰是一例,這部電影的導演陳可辛也是。 你可以將《甜蜜蜜》視為一部純粹的愛情電影,一對可能的戀人在異鄉相知相戀,雖然中間有些事件發生阻止他們在一起,因為鄧麗君的歌聲讓兩人最終還是連結在一起。但是這部電影的精彩之處不只如此,這一對戀人所身處的是一個充滿機會,同時又充滿鉅變的時代,對未來充滿未知與徬徨。 1986年是這部電影故事開始的時間,距離香港回歸中國只剩下11年的時間,香港人人心浮動,不知道在過了1997之後是否還能夠過一樣的生活。這部電影從黎明所飾演的黎小軍坐火車到香港打拼開始,到香港尋找機會,卻被張曼玉飾演的李翹視為機會,以現在語言就是工具人;李翹對黎小軍說來香港就是要學英文,煽動他報名英語課程,學英語讓他跟她看起來更像香港人;之後要學香港人賺錢的方式,炒股票,可是散戶就只是散戶,只能被大盤帶著隨波逐流,漲了賺賺小錢,賠了血本無歸。仔細想想,這不就像是李翹跟黎小軍嗎?為了生存到了香港,又為了某些人某些夢離開了香港;香港回歸之後,有些人想回家,有些人只能在異鄉老死,許多事情是無法隨人心之所向的。 在這部電影當中,李翹是主角,導演給它的篇幅最多,張曼玉詮釋精彩,角色自然最為完整。楊恭如是演黎小軍家鄉未婚妻小婷,終於跟著黎小軍到了香港,原本應該算是熬出頭的愛情,卻在香港破滅。這個角色戲少,處境也值得同情。小婷曾經受惠於李翹,或許是李翹想補償,又或者是李翹有機會接近黎小軍的藉口,又或者只是因為李翹

電影筆記: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Dangal

圖片
印度電影《我和我的冠軍女兒》(Dangal)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值得推薦給身邊的朋友,而且我相信身邊的朋友絕對不會失望。即使這部電影與其他許多印度電影一樣接近三個小時,卻不會讓人感到不耐,看完之後甚至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 這部電影可以從中切開,區分為前後兩段。前半段主要是描述阿米爾‧罕(Aamir Khan)飾演的前角力全國冠軍馬哈維亞,希望能夠與妻子生下兒子,代替自己完成自己的角力夢。(這部電影在字幕翻譯上有些誤謬,Wrestling這項運動電影裡翻譯為摔角,但是在亞奧運的殿堂上已經被正名為角力。)後半段則是大女兒吉塔成為印度全國角力冠軍,改至國家體育集訓中心訓練,卻開始迷失自己,懷疑起自己的父親,最後在同樣成為國手的妹妹芭比塔與父親的看顧之下,重新獲得自信的過程。 印度社會男女不平等是舉世皆知的,不單單是男女不平等,同樣身為人類也因為印度教根深蒂固的種性主義而使得印度社會時常有舉世震驚的社會消息。在這一部電影當中,對於印度女性在整個印度社會上的處境有一些描述,雖然看似有些輕描淡寫,無法全面的將印度女性的悲慘處境真實呈現,但是或許對現在的印度人而言,這部電影還是帶來很大的衝擊才是,畢竟要改善一個社會,還有一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並不這麼容易的。 吉塔與芭比塔原本已經放棄自己的角力夢,因為馬哈維亞的女兒吉塔與芭比塔將言語污辱她們的兄弟打得鼻青臉腫,但是女孩們毫髮無傷,當所有人都認為吉塔與芭比塔一定會被馬哈維亞教訓的時候,卻開啟了另一個邁向高潮的序幕。馬哈維亞開始訓練吉塔與芭比塔角力,從跑步開始,並且戒除喜歡吃的油炸物,吉塔與芭比塔雖然不願,迫於無奈只好照著殘忍父親的嚴酷訓練課表進行訓練。 吉塔與芭比塔也嘗試著反抗,在母親秘密的同意之下參加了同齡女性友人的婚禮,原本快快樂樂的場合,卻被馬哈維亞的盛怒破壞;吉塔與芭比塔覺得丟臉,反被新娘安慰,新娘羨慕她們不需要這麼早嫁人,也不需要嫁給自己不認識的人,也不用嫁給也許比自己年紀大很多的人,當吉塔與芭比塔辛苦的接受馬哈維亞的訓練與安排時,實際上是一個父親可以給摯愛的女兒最好的保護。 吉塔第一次參加角力比賽的時候,先是被比賽的主辦人禁止參加比賽,在旁人的提醒之下才意識到可以以女孩做為招攬觀眾、賺取入場費的工具,當然也沒有任何的男人正視她的實力;吉塔上場準備比賽,男性觀眾取笑她,不但認

電影筆記:因為愛你/ Carol

圖片
《因為愛你》(Carol)是一部非常好看的電影,是一部復古、優雅,又充滿流動感的電影。我相信這部電影未來在酷兒(LGBT)影史上留名,也會在電影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這部電影由陶德‧海恩斯(Todd Haynes)執導,改編自美國犯罪小說家派翠西亞‧海史密斯(Patricia Highsmith)的小說《鹽的代價》。這本小說1952年就已經問世,可是派翠西亞‧海史密斯卻用克萊爾‧摩根(Claire Morgan)之名發表,讓人好奇是不是因為當時的社會風氣保守,讓派翠西亞以化名發表這本小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第一本小說《火車怪客》(Strangers on the Train)被希區考特 (Alfred Hitchcock)搬上大銀幕,成為經典電影;許多影迷可能都看過的電影《天才雷普利》(The Talented Mr.Riply)與《雷普利遊戲》(Riply's Game)也都是改編自派翠西亞‧海史密斯的小說。 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第一個想到的是陶德‧海恩斯的前作《遠離天堂》(Far from Heaven)中的茱莉安‧摩爾(Julianne Moore)。茱莉安‧摩爾飾演一位在結婚之後發現自己的先生是同性戀者,同時漸漸愛上黑人園丁的家庭主婦;她最後選擇的是離開人人稱羨的宛如天堂般的生活,因為愛情而選擇了另一條不那麼容易的道路。《因為愛你》當中,凱特‧布蘭琪 (Cate Blanchett)所飾演的貴婦卡蘿,有自己的家庭與可愛的女兒,但是不也是《遠離天堂》當中家庭的另一種樣貌,假面般的過著人人稱羨的天堂生活。 貴婦卡蘿在百貨公司認識了魯妮‧瑪拉 (Rooney Mara) 所飾演的特芮絲算是一見鍾情,可是在這樣的公共場所任誰都不可輕易的展露自己,因此兩人各自藉著機會試探對方,一歩一歩的讓對方進入自己的世界。 凱爾‧錢德勒(Kyle Chandler)飾演的是貴婦卡蘿的前夫哈吉,這個角色是這部電影當中唯一的反派。將這個角色定位為反派似乎也不太公平,總之是一個比較負面的角色,但是我卻很喜歡這個角色。哈吉這個角色時常邀請卡蘿重回他的世界,卡蘿對他的邀請時常是不悅的,但是為了女兒,或許還有哈吉的面子,卡蘿有時會進入哈吉世界當中。哈吉有些錯誤的想像,以為卡蘿會為了他與過去的不道德生活(其實也就是女同性戀的生活)告別,天不從人願,因此哈吉

電影筆記:尋秘街拍客/ Finding Vivian Maier

圖片
《尋秘街拍客》(Finding Vivian Maier)是一部起源於市集拍賣會的美國紀錄片。這部紀錄片的導演之一約翰‧馬魯夫(John Maloof)在拍賣會上買下原本屬於薇薇安‧邁爾(Vivian Maier)的紙箱,紙箱內裝買了底片;其實薇薇安裝滿底片的紙箱不只一個,有好幾個,約翰‧馬魯夫只買下了最大的一個,其他紙箱被別的買家買走了。約翰對攝影沒有研究,對薇薇安的作品是否有藝術上的價值也存在著疑問,因此他將這些照片當中選了一些進行掃描,然後上傳網路相簿,邀請好友與網路上的攝影愛好者評論,沒有想到大獲好評,約翰開始好奇是什麼樣的人拍出了這樣的照片。約翰先是向其他薇薇安紙箱買家購買那些紙箱,然後藉由紙箱內其他蛛絲馬跡拼湊出薇薇安‧邁爾究竟是何許人也。 薇薇安‧邁爾沒有結婚,職業是保姆,晚年獨居,過世之前由過去某一段時間的雇主為她支付房租與倉儲的費用。約漢找到了這位雇主,雇主將薇薇安的東西給了約漢,但是薇薇安的東西非常的多,有數量龐大的底片,未沖印過的膠卷同樣數量非常龐大,其他還有錄音帶,8釐米的短片膠捲等。這些數量龐大的東西,有藝術價值的東西,也有算不上藝術的東西,像是報紙、紙條、備忘錄,還有帳單等等。 這部紀錄片先是紀錄了這些東西的來由,找到了擁有者與藝術的創造者,而這位藝術創造者是個保姆。過去的雇主有人說她是法國人,也有人說她的法國腔是假的,是做作的;有些雇主與雇主的孩子喜歡她,有些則對她感到畏懼。這部紀錄片的中後段甚至指涉她有暴力傾向,還有過暴力行為,對跟自己或這個社會有關的某些東西有強烈的偏執狂跟佔有慾。 其實這部紀錄片讓世人知道了薇薇安‧邁爾的作品,但是還是無法讓我們知道她的真實樣貌。她的作品強烈,對人充滿了興趣,對社會有著批判。我們可以從一些錄音檔當中得知薇薇安‧邁爾對於1950年代的女性是有期許的,她認為當時的女性應該對這個社會有更多自己的意見才是。這部紀錄片當中我所看到的薇薇安是對藝術狂熱的,當時沒有數位技術,攝影、錄音或者是拍攝動態影像是昂貴的,薇薇安這麼多的作品可以說是用大量的金錢所堆積出來了,沒有對藝術的偏執與熱愛如何能夠累積如此大量的作品?如果沒有大量的拍攝,又是如何能夠磨練出這樣犀利的眼光與攝影的技術呢? 當然,我也跟許多人一樣,對於約翰公開了未沖印膠捲中的照片感到疑惑,在沒有薇薇安檢視、

電影筆記:推銷員之戀

圖片
《推銷員之戀》(Hedi)是突尼西亞電影,有法國與比利時資金挹注。最引人注目的是,這部電影由曾經兩度獲得坎城影展金棕梠獎的比利時導演達頓兄弟,尚皮耶‧達頓(Jean-Pierre Darden)與盧‧達頓(Luc Dardenne)監製,而這只是穆罕默德‧班‧阿提亞 (Mohamed Ben Attia)執導的第一部電影而已。 《推銷員之戀 》(Hedi)故事其實非常簡單,基本上就是一位生活沉悶的汽車銷售員海地在一次出差外宿旅館的時候,與一位在飯店工作的美麗女孩邂逅,促使海地決意擺脫自己受人所控制與支配的人生。 這部電影的前四分之一是沉悶的,基調緩慢,卻成功的建立男主角海地的工作環境與家庭生活。海地是標誌汽車推銷員,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要到離家很遠的地方像公司行號推銷汽車,可是工作並不順利。同時,海地即將結婚,家裡控制狂的媽媽掌控了一切,所有的事情一把抓,卻嫌棄海地什麼事情都不管;海地與母親到未來的親家家裡作客,卻大力稱讚海地在法國成家立業的哥哥。 海地一直是壓抑的,不時被公司查勤,被母親以關心的方式打壓自尊心,被母親與世俗眼光比較,甚至於婚姻與工作都被人支配,自己沒有說不的勇氣與權力,因為勇於說不的結果時常會被視為是一種不知好歹的行為表現。當海地有機會逃離家庭,漸漸地試著逃離公司的掌握,放膽主動對在飯店工作的導遊兼舞者示愛,自由戀愛的歡愉超過了與即將結婚的妻子卻三年都在車子上禮貌談天幽會的快樂。壓抑的慾望時常是為了別人著想,而不是為自己,多得是考慮別人而不是考慮自己。電影的中後段開始精彩,海地與女主角的互動自然,幾乎讓人相信他們是一對真正的戀人;海地與母親的幾場衝突戲好看到令人屏息,尤其是海地對著母親壓抑的哭喊自己才是最像媽媽的人,但是媽媽最愛的卻是哥哥的時刻。 電影即將結束的時候,海地想追求自由的心與不捨媽媽的念頭始終在拔河。海地到了機場,女友見到他,先是疑惑問海地:「行李呢?」接著看著海地歉意的表情頓時明白,接著問他:「你不走了,對嗎?」女友慌亂,不忘壓抑自己的情緒,連登機門的位置都弄不清楚,然後與海地擁抱,兩人不捨痛哭。 飾演海地的馬吉‧瑪蘇拉(Majd Mastoura)演出精彩,這毋庸置疑,成為了阿拉伯世界第一位柏林影帝。飾演媽媽的莎芭‧布茲威妲(Sabah Bouzouita)以及飾演飯店女導遊兼舞者的莎芭‧布茲威妲(Sab